第二十章 美女主持人
最新网址:www.ibiquxs.org
    第二天下午两点半,皇城电视台大门口。

    李羡鱼慢慢来回踱着步子,刚才已经打过电话了,对方说很快就安排人出来接他。

    没一会儿,不远处的大楼里跑出来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脖子上挂着吊牌,急匆匆的朝着这边而来。

    “请问是李羡鱼李先生吗?我叫王安,杨总让我过来接你,进来吧。”

    “谢谢,麻烦你了王老师。”

    “不麻烦不麻烦,对了,李先生在哪里高就啊?也对古董感兴趣?”

    “哎呦王老师,你太客气了,直接叫我名字就行。”

    “我还在上大四,刚找了家拍卖行实习,就想着多见识学习一下。”

    “哦,那你跟袁老师……”

    王安看了看李羡鱼,今天总监老大的表现有点奇怪,不就袁宴茹打招呼塞了个观众进来吗?其他人又不是没干过。

    让他亲自跑出来接人,还专门交代他了解一下对方的基本情况。

    既然是袁老师介绍的,你跟她那么熟,直接问不就行了,还搞这么多花样。

    搞不懂!

    “袁老师到我们学校做过讲座,我们都挺喜欢她的。”

    “哦……”

    两人一路聊着走进录制大厅,王安把李羡鱼领到前排一个角落。

    “不好意思啊李羡鱼,观众早就安排好了,只能临时给你加一个位置……”

    “没关系没关系,能看到大屏幕就行。”

    王安笑笑,这个位置可不仅仅是能看到大屏幕,很多老鸟都巴不得被安排过来呢,你待会儿就知道了!

    又简单交代几句注意事项,签了保密协议,王安就准备离开,李羡鱼忽然叫住了他。

    “王老师,我打听一下啊,如果待会儿我看上了藏宝人的藏宝想买,该怎么操作?”

    “哦,这个简单。”

    “藏宝人录制完节目以后,因为还有一些手续要办,一般都会在后台等一段时间。”

    “你想要买东西直接去后台就行,从那儿过去。”

    “谢谢谢谢,万分感谢!王老师,留个联系方式吧,改天请你吃饭。”

    王安走了,李羡鱼开始四处打量。

    整个大厅的布置都很简单,再加上没开灯光,看起来跟普通的小剧场也没什么区别。

    观众席上,不少人已经来了,有些跟他一样四处张望,有些则互相说着小话,稍微有一点乱。

    “好像也没啥意思……”

    两点五十多的时候,出来个人强调了一下现场纪律,没一会儿,录制就开始了。

    率先出场的是主持人。

    李羡鱼来之前突击了几集节目,知道主持人叫杨倩,是个大美女。

    现在现场见了,感觉比电视上更美。

    只见她穿着一件月白色锦缎织成的旗袍,骨瓷般的高领抵着玉色下颌,藤纹缠枝从衩口泄出同样月白色的衬裙。

    柳腰如蜂,挺翘似桃。

    演播厅顶光扫过时,滚银边琵琶襟突然炸开细碎星芒,倒显得她侧身调试麦克风的姿态,像极了1931年申报画报里走出来的鎏金美人。

    “电视机前的朋友们,现场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持人杨倩,欢迎各位来到鉴宝现场……”

    “大家看到我这一身穿着了吗?像不像是民国时期的服装?”

    “没错,我们这一期的主题就是《乱世文心说民国》……”

    一段开场白后,杨倩又介绍了今天到场的四位专家,然后亮宝环节就开始了。

    一沓泛黄的纸张被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的请了上来。

    “各位观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信!”“字帖!”“手札!”“日记!”

    顿时,各种回答此起彼伏的响起,场面比较热闹。

    “好的,我听到有很多朋友都猜对了,没错,这就是一沓民国时期的手札!”

    “那么什么是手札呢?我们有请吴启明吴老师……”

    一个胖胖的看着很和蔼的老先生开始娓娓道来:

    “眼前这一沓手札是民国时期一些著名学者、官员,包括蔡元培、陈三立等,写给柳诒征先生的信札。”

    “柳诒征先生历经清代、民国、新中国,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家,现代儒学宗师,曾任苏省国立图书馆馆长……”

    李羡鱼听着听着感觉好像有点不对劲,可是一时间又没发现是哪里不对。

    忍不住视线一转,忽然看到杨倩竟然就站在他眼前不远处,近的他甚至能看清楚她飘舞的发丝!

    一股淡香飘来,李羡鱼看着那近在咫尺的柔和侧颜,只觉眉峰如画,鼻梁如削,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形容。

    “没想到这位置还有这种福利,怪不得刚才王安笑的那么猥琐……”

    这时,专家已经讲解完了那沓手札,杨倩脚步一动,灯光随之而来。

    莲步轻移风摆柳,袅袅婷婷步生花。

    只是看了一眼,瞬间李羡鱼就明白了这些诗句中包含的意境。

    “下面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鉴宝环节……”

    “有请我们的第一位藏宝人!”

    音乐响起,一个中年人提着一件黑红色的箱子,迈着稍稍有点别扭的脚步,快步走到台上。

    “我叫谢梓源,来自皇城。今天我带来的是一件民国时期的手提箱,是几年前我到西都出差时买的,我的自报价是两万元。”

    李羡鱼目光一凛,也顾不上什么美女不美女了,眼睛死死的盯着那个箱子,心里开始飞快的琢磨起来。

    “没有其他的介绍,是没认出来还是箱子本身就没什么来历?”

    藏宝人自我介绍之后,又有几个观众上台鉴赏,李羡鱼知道这些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当然不会上去自找没趣。

    一阵东拉西扯之后,专家鉴定结果出来了。

    “这是一个民国时期的行李箱,牛皮的,保存的很完好……东西没问题,真的,很不错。”

    “这种大小的手提箱啊,一般都有几种用途。一个就是短期出差时装几件换洗衣服,另外就是当公文包用,当然也可以装刚才那些信札……”

    “谢先生,请问你当时是多少钱买的?”

    “3000。”

    “哦,那你捡着漏了,我们给出的估价是6000元。”

    “东西不错,好好保存,还是有一定增值潜力的。”

    李羡鱼松了口气,估价出来了,才6000块,这些专家果然没看出什么玄机。

    可是,那玄机究竟是什么呢?